2024 | 會發生、正發生、發生過十二月下旬的上班日每天都像坐在停車場管理室,每半小時重整一次空空如也的信箱。我在聽自己的 2024 wrapped 歌單,順便盤點這年看了多少演出——一共 47 場,外加兩檔音樂祭,也包含人生的第一次 kanekoayano 的海外專場。Dec 31, 2024Dec 31, 2024
道盡無常是有常|someshiit 山姆《愚公》專輯文案與其他someshiit 山姆的第一張專輯《愚公》,終於在山雨欲來的今晚破土而出了!未聽也可先聞在下寫的專輯簡介與寫作時的隨想Oct 2, 2024Oct 2, 2024
2023|緩慢加速度過了在地球第二個本命年。今年最愛的一部日劇《重啟人生》裡不只一次說,人生越長、一年體感越短。我現在還在那體感太慢的前半,特別是工作力不從心時,更想要快轉三四年看那時的自己走到哪。明明在《獵人》裡金在世界樹上對小傑說:「比想要的東西更寶貴的事物,一定會先出先在追求的過程中。」Dec 31, 2023Dec 31, 2023
#LDN E2 | Good deal 2023晚安台北,解凍補不完的倫敦週記,從留學這一年帶回的戰利品開始,分享 46 kg 的極限行李中精挑細選的英國好物及故事。Dec 27, 20231Dec 27, 20231
#LDN E2 | 早知如此(塊陶ㄚ!)早安倫敦,轉眼間已回到台灣半個月。前幾天論文成績出來了!才想起來這篇週記已經躺在草稿夾兩個月…趁今年去讀碩的人們還沒開題,趕快把這篇研究心得發一發。算是比較無聊的週記(?)大家隨喜閱覽!Oct 23, 20231Oct 23, 20231
#LDN E2 | 五分鐘看英國研究生的一年早安台北,一年前的今天,我坐在 TK0025 班機中間排的中間位,經過十二小時的飛行降落在倫敦。去年此時我連身分證、枕頭或刀子都沒有。Sep 16, 2023Sep 16, 2023
#LDN E2 | 倫敦研究生的四條低調奢華讀書路線咖啡店地縛靈瞳瞳親自開發!四條倫敦研究生的免錢奢華讀書路線 & 倫敦久坐咖啡店清單✨歡迎各位朋朋們取用收藏廣傳!Jul 16, 2023Jul 16, 2023
#LDNE2 Vol.$# | 黃色水仙炸彈早安台北,最近太常掛在網路的世界裡,很少分享現實近況。跟我書信往返的台北人們都在信尾問我,倫敦有沒有春天?有的有的,而且春天來的十分猖狂,去年冬天還空空如野的公園草地上,突然輪番蹦出成片的水仙、雛菊、鬱金香,還長出野餐墊、狗狗與牠們的人類,整個城市解凍後都開始躁起來。May 7, 2023May 7, 2023
#LDNE2 Vo.?! 勉強說出愛你的原因早安台北,最近我想像自己是一個 small talk bot,只要打 /howwasyourday 我就可以吐出各種很廢的答案。例如昨天睡覺前屁股抽筋、感冒還沒好在卡痰,總之只說 I’m fine 英國人是不會滿意的Mar 5, 20231Mar 5, 20231
2022|走路去採集今年歷經兩個城市、三份工作、兩個學籍。寫作上從社群隱退轉戰專欄電子報;生活上抄過心經、努力運動 168,再報復性耍廢。改變說起來洋洋灑灑,實則是問題終於露出馬腳、選擇拖了兩年才兌現。疫後手腳自由,卻也打滾滿身泥濘。Dec 30, 2022Dec 30, 2022
#LDNE2 No.5|Breathe…早安台北,雖然已經十一月了,倫敦的天氣比想像中溫暖,晴朗時還能散步曬太陽。唯一的困擾是夏令時間結束了,距離在物理上沒有增減、時間上卻又慢了一小時。Nov 27, 2022Nov 27, 2022
#LDNE2 W4 | As I was moving ahead早安台北,補寫這篇遊記的當下,我正在波蘭小港格但斯克(Gdańsk)過溫書假。生活裡裡外外的轉變都好快,過得不知今夕何夕。姑且略過獻給課程適應期的第三週,因為每週都有關鍵的體會和事件,所以仍想硬著頭皮補敘。Nov 7, 2022Nov 7, 2022
#LDNE2 W2 | It’s Demon Time早安台北,我的倫敦生活已經滿一個月了,我才起筆第二週的週記。唯一維持的習慣是每週買花。第二週的星期日我買了伯利恆之星,那是一種可愛又耐放的集合花,包在大花瓣裡的白色小花會一圈圈綻放、露出圓圓黑黑的球型子房。綻放後的大花瓣容易因日照而萎縮,讓位給裡頭的小花束,像某種安靜的煙火。Oct 18, 2022Oct 18, 2022
#LDNE2 W1.1 | I was lost but now I live here早安台北,現在是星期三的深夜,今天從學校回家的路上,在 Euston Square 地鐵站佈告欄看到新的留言:“Don’t be afraid to try something new. Happy Wednesday!” 倫敦的很多地鐵站都有這樣的站員留言板,Euston…Sep 30, 20222Sep 30, 20222
#LDNE2 W1|七天很夠了早安台北,我抵達倫敦正式滿一週了。體感時間相當緩慢,好像直到這刻才終於有發呆的空檔,可以坐下端詳周遭:我所在的這個房間、桌上的證件、水杯和裡頭的水,呈現了一串有關選擇的連鎖反應。Sep 25, 20222Sep 25, 20222
開放文化基金會春季派對:除了開放,還要 have fun2022 春天,科技麻瓜如我,因緣際會來到開放文化基金會(以下簡稱OCF)。三個月實習時間,有幸參與睽違兩年實體登場的「OCF 春季派對」,從這次派對的會前統籌到實際參與,初次認識了 OCF 所推廣的開放科技與文化。Jun 10, 2022Jun 10, 2022
覺察痛楚,進而活在當下──讀《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》這陣子閱讀印度智者馬拉哈吉的對話錄《我是那》,談及「活在當下」是超越痛苦、凌駕存在的超然態度。說來容易,生活的痛楚卻無從忽視,因為記憶往往歷歷在目,只要步入相似的情境,便可能隨時隨地襲擊今日的自己。Apr 29, 2021Apr 29, 20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