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LDN E2 | 早知如此(塊陶ㄚ!)

Hitomi Xu
10 min readOct 23, 2023

--

早安倫敦,轉眼間已回到台灣半個月。前幾天論文成績出來了!才想起來這篇週記已經躺在草稿夾兩個月…趁今年去讀碩的人們還沒開題,趕快把這篇研究心得發一發。算是比較無聊的週記(?)大家隨喜閱覽!

回頭檢視了一下截至目前的研究心得,我發現自己明明是來讀碩的,在課程開始前卻鮮少接觸到學校針對學術寫作的資訊(網路討論偏重求職資源哈哈)實際寫完論文後,我發現自己的體驗和預想大不同。所以決定趁記憶猶新,來寫寫英國的研究生的「早知如此」,以及過去幾個月來救了我的寫作資源,文偏長,有需要的人再隨意參考我的前車之鑑。

同樣先來個基本資料供參:我在 UCL 讀 MA in Digital Media Critical Studies,文中提及的友人也多是讀人文社會學科。另外,雖然大學讀外文系時修過寫作課,但碩論是我第一篇正式的學術寫作。由於論文要求、指導方式會因學校科系各異,本文純屬個人經驗。如果想知道自己系的課程規劃和指導方針,建議大家可以在選校時就先寫信跟學校要 programme playbook 這個教學手冊,會比課程網頁寫的更仔細!

先來認識英國碩對論文寫作的基本規劃:

  • 成績及學分數:通常佔學位的 40%(我的狀況是 60/150 學分)論文就是這些學分的唯一評量依據。
  • 字數:10–20k 英文字不等。我選的是兩萬字的 dissertation,part-time 或多修一門選修者是一萬字 report。兩者除了字數,架構沒有太大差異。兩者字數都是體感寫不完、最後又會覺得不夠用。
  • 寫作時程:表定是 term 2–3,9/1 繳交。但因為倫敦生活世事難料,實際時程是五~八月。有人可以更快寫完,也有人寫不完申請延後繳交。
  • 指導方式:英國學校官方說法都是 ”independent research”,換句話說就是「吃自己」(?)一位教授配 5–8 位指導學生,通常是自己約 1:1 咪挺討論進度、草稿,看教授風格,不一定會盯你進度。另外碩論的指導教授通常是依 proposal 分配,而非自己選,教授也不一定會是認識的人。
  • 評分方式:沒有答辯!寫後不理!(是真的可以找代寫不被發現的…)通常是由指導教授評分+研究領域有相關的教授當 second marker(注意:指導教授參與評分這件事會影響到論文指導時程,後文說明)

我的寫作時程就不在此多贅述,這篇就來比較我的預想和實際體驗,整理三點關於英國碩論的「早知道」:

一:只有半年可以寫論文

在英國讀一年的碩,論文寫作時間就像乳溝一樣,擠一擠就有了。雖然這一年我學到了非常多新知識,但坦白說,如果你志在研究,在英國可能無法得到扎實的學術訓練。

我原先設想自己的研究生活會很安詳,可以每天磨墨焚香寫論文。結果寫論文的作息卻比上課時更慌亂。外地生活世事難料,真正進入論文寫作期時,可能同時得找工作找房子、打工、出去玩,兼顧其他課的作業考試,能夠投注在論文的時間不會超過表訂的半年。

不過學校正課結束後,每日任務也只剩下論文了,一兩萬字再怎樣都能寫完的,差別只在是否能享受過程。我反省自己的經驗後,認為理想的研究歷程有幾個前提:

1. 建立自己的寫作習慣,有效分配工作/休息

2. 平時修煉寫作能力,減少表達阻礙

3. 找到自己真正有研究熱情的題目,而非只是為了交差。

即便你因外務遲遲無法開始寫正文,這三個前提都是平時就能建立的。

除了時程緊湊,每個人能得到的論文指導也有限。以我的情況舉例:系上配給的論文指導時間是四小時,每次與教授 1:1 咪挺的時間是半小時。由於我希望有進度才跟教授討論,所以開會一個月不超過兩次。除了在開題時請教授推薦書目、起筆後幫忙看兩次架構,七成以上的事都得自己摸索。另外,為求評分公平,系上通常會限制教授回饋的內容及指導時間,例如在交件前兩個月不能再通訊討論、回饋時只能幫看架構不能精讀等等。不過詳細規定也很看個人,我的教授比較守法(?)一點,但也有系上同學被盯的很緊,每個月都被要求要交東西。

為確保良好的研究體驗,真的強力建議大家在選校時就調查好論文的相關事宜,包括系上教授的研究領域是否符合自己興趣、論文指導的規定如何、是否有定題限制等等(理工科系也可能是分組由教授指定題目)。以及研究方法的必修真的要好好修,或者自己備好補習教材(見後文)。

二:題目不會在開學後從天而降

這點必須要早點覺悟。我想多數人在準備申請文件時,就多少盤點過自己的學習版圖和研究興趣,然後朝那方向推進。我的感想是,開學後才找題目文獻回顧會很辛苦,且課上教的大多是理論或方法,想鑽研的具體事物還是得回歸自身。所以推薦認真寫課堂作業、邊找題目,早點開始留意自己有興趣的案例、搜集資料。例如我的烏克蘭朋友做俄國有關空襲的資訊戰,也是從 term 1 就開始每天備份分析材料了。早準備更有餘裕!

另外,改題目到最後一刻超級正常。我的整個研究過程最痛苦的就是開題了,二月左右要交 proposal 給指導教授時,我手邊有兩份完全不同的提案選不出來。很多朋友則是開工後發現做不出來而改題,如果是拿既有資料庫的東西跑分析,更有可能遇到這狀況。但早點發現早點改就好,記得跟教授保持聯絡、即時求助。

好啦教授還是有推給我關鍵好書

整個研究過程我最遺憾的是,我們系並沒把大家集合在一起輪流報題,所以我們其實不太知道彼此的題目、進度如何(明明就在同個班裡,最遙遠的距離ㄚ!)但 peer support 是最有用也重要的,我的題目就是跟班上好朋友切磋出來的,快截稿時也有交換改。可以知道別人心中的議題和觀點超級有趣,同學的回饋又更中肯好理解,這才是我要ㄉ…學術交流…

ㄚ如果你跟我一樣是知識東拼西湊的學術小白,大推 Oxford Introduction Series 這系列口袋小書。你想知道的主題幾乎都有做導讀,還沒有開題壓力時可以先把基本概念補起來。

三:學校不會手把手教學術寫作

英國碩對學術寫作、研究方法的指導,坦白說真的堪憂。我覺得最扯的大概是身邊的商管朋朋被要求用 SPSS 跑分析,但學校根本沒教他們怎麼用…最後他們集體改用 R,學校也沒差??(那都不會的人怎麼辦…)

我們系論文較注重在學術寫作的嚴謹度,但需要的學校都沒仔細教,到頭來都在吃外文系作文課老本 QQ 其實學校的資源還是值得善用,只推薦大家把寫作問題分成兩方向,問對人才會有幫助:觀點及研究法問題找指導教授,因為他比較熟你的題目;比較細的學術寫作技巧(EndNote 用法、格式、寫作架構)則可以向各校的 writing center 求助。像 UCL 的寫作中心會開 1:1 諮詢時段、不分系研究生寫作小組、針對各系的寫作講座,雖然我沒用過 1:1,但朋友蠻推薦的,這些資源都是研究生的綠洲ㄚ!!

也再次推薦跟同指導教授的同學成立自救會,互相督促進度、交換改(還可以一起抱怨教授,蛤。)無論是否為母語人士,不少人也會在交稿前花錢找人審訂,這就看個人需求和寫作目標,我當時是想自己練練筆、也沒要拿論文去投期刊,所以只有多找幾個英文好的朋友幫忙檢查,也很有收穫!

順帶一提,寫一篇論文通常還是得花錢的,只要需搜集資料,就須自掏腰包給採訪費、受試金,何況送審訂可能又要多花幾千台幣。民間(?)有些可以賺研究經費的方法,例如去報名 LSE、UCL 的 Lab 當受試者,可以多少賺點零用錢。

人社研究生實測受用的學習資源

作為一個 almost self-taught 的學術垃圾,文末推薦一些實測受用的學習資源

學術寫作書及網站:

  • They Say, I Say》+《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:這兩本外文系作文課的課本被我帶去英國哇哈哈。學三明治寫法很受用!
  • 畢恆達,《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》:獲益無窮的床邊讀物,是一本寫作心態+研究方法+片單/冷知識(?)皆備的研究聖經。
  • Wayback Machine:Media Study 的救星,可以用時間標記找到各種網站存檔。每天都要花個半小時爬一下資料備份!
  • Heptabase:作為一個開發階段就課金入坑的 Hepta 信徒,整篇論文、特別是分析過程,我幾乎是在 Hepta 上架構的… Hepta 完全不只是個筆記軟體,而是我現在整理所有知識的學習資料庫。卡片、白板的視覺化工具真的對架構論文非常有幫助。當然也可用 Miro、Obsidian 其他網站代替,但在我心中 Hepta 是最適合做長篇筆記、用不同地圖(map)跨領域整合知識的,一生推一生追隨創辦人詹雨安(他的Medium超好看)
  • 所有你想得到的文獻幾乎都能用學校帳號 / Z-Library / Sci-Hub 找到,Z-Library 救一生。另外,推薦大家還是裝個 Tor 跟 Surf Shark
  • 雅婷逐字稿:Made in Taiwan 的雅婷真的讚死。中、英語轉錄都很精準(還可以辨識台灣國語、台語!做訪談救星),版面也很舒服、速度快,容易修改加註的筆記功能也非常讚。真的謝謝雅婷。

AI:

我們系在課上認真討論過這題,UCL 最近甚至在考慮幫全校買 GPT License。但不要照單全收地用它寫正文,文筆會看起來很糟,正文請還是自己寫,把它的話當參考就好!

  • ChatGPT:在開題階段沒事跟 ChatGPT 多聊聊我覺得沒損失(?)它真的是個蠻好聊的助教,可以用很簡單的語言幫忙釐清觀念(但一樣,不要奢望它給你精準正確的書目)。也可以拿自己對某概念的理解反問它,探討理論跟案例之間的關聯。
  • ClaudeAI:限歐美地區,優勢在可看整份PDF。但不推薦用在文獻探討。 因為…問它參考書目它會吐不存在的文獻…(超可怕)頂多可丟草稿給它,叫它幫檢查架構。或拿各章節請它交叉比對預測內容,看自己有沒有寫偏題。(以上步驟 ChatGPT 也做的很好)
  • CatGPT:不解釋,超有用,心靈綠洲。

結語

只有一年的碩士旅程,真的是一落地就要開始張羅論文了。所有菸酒生必會經歷一段黑暗期,懷疑自己乾眼症五十肩,產這坨學術垃圾有何意義,但我覺得能投注數個月研究一件事還是很幸福的!(INFP 人)特別是遇到可愛的受訪者、能用自己話語解釋新知識的時候。論文怎樣都會寫完(通常),嘗試享受過程(畢竟這不就是碩士的 grand finale 嗎!)學到的東西就會是你自己的,反正會從頭到尾讀完你論文的也就那幾個人而已(蛤)問心無愧、為自己感到驕傲,再苦的學術旅程都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。

(p.s. 記得在寫作驗收點為自己安排一點獎勵,去看場電影或表演、吃好吃的東西。我的私人行程是去北邊吃 Jolene,定期更換的菜單會提醒自己時間又向前推進了,離寫完的那天不遠啦。)

很會對自己好

未來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我的碩論題目,我愛我的受試者和所有過程中伸出橄欖枝的貴人們。我們做到了!

--

--

Hitomi Xu

Taipei Kid | a UCL Digital Media graduate from Hackney, London. 把我愛的台北 / 倫敦寫在散文集《明天還能見到你嗎》(有鹿文化,202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