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LDN E2 | 五分鐘看英國研究生的一年

Hitomi Xu
Sep 16, 2023

--

早安台北,一年前的今天,我坐在 TK0025 班機中間排的中間位,經過十二小時的飛行降落在倫敦。去年此時我連身分證、枕頭和刀子都沒有,今天的我已在忙著出清手邊家當,倫敦的新陳代謝就是這麼快。

前兩個月光做正事就耗心神,草稿匣裡的文章修不滿意,為了在倫敦一年紀念日發一篇文,決定來速寫個倫敦研究生活時間軸,寄給一年前甫落地貪生怕死的自己,要她不要擔心,應當看好沿途風景。

秋天 — 落地生根讓自己換一換

MDFKTFL

妳落地英國到安頓好生活起居,大概一個月才行動自由,最折騰的大概是交通卡、銀行開戶,不喜歡身為異鄉客的感覺(雖然一年後也沒很接地)。身體也是,去到新的經緯度,需要一段時間生病、脫皮、調時差。那時生病很害怕,但就像秋天的植物,要掉光葉子才能存養分,那時新新褪下來的衣服都還是繽紛可愛的,且病好了妳就強壯了。

新學年想交很多新朋友、對學業有很多野心。能努力則努力,緣分勉強不來。那個約喝啤酒的大學部日本男生,根本就沒聯絡過,別妄想囉。日常花費方面,領悟物價驚人,能省則省不委屈。省下的錢,早知 Reading week 該多去幾個東歐國家。十月的歐洲是旅遊淡季,妳去了波蘭,結果是這一年最喜歡的地方。

冬天 — 與其夜長夢多不如黑五爆買

雪!

夏令時間結束那天還看著時鐘天真讚嘆,英國的冬天一到很快妳就笑不出來了:一出門上課就天黑、吃不到熱青菜,感覺脾胃都是冷的。開始認真吃飯、吃 D,學會煮滷肉飯,發現自己根本不是體弱胃小,是從前活得懶惰不上心。地鐵大罷工、往學校的 55 路公車停了(時至今日依然不通),為了走一小時去上學必須吃飽。走路有助向學,那學期讀的文本特別銘心刻骨,寫了一篇虛擬人的 essay,久違在英文寫作中找到激情與韻律。

因為聽說隔年夏天上工的 grad scheme 都是十一月開缺,開始海投工作、去很多 networking,但幾乎都槓龜。在學期間好好念書是對的,畢竟這大概是受教育最後一年了。與其坐此望彼,妳該好好趁黑五爆買。一年就這次機會升級配備了,怎麼只買了大罐防掉髮洗髮組。

第一學期結束、看到第一場雪後,就逃回臺北過冬了。沒沾到倫敦的聖誕或台北的農曆年,不過還是看到了攝政街的光之天使、去朋友家辦臺菜趴,開始認真寫書稿,發現刻骨活著時,寫作是不需要形容詞的。寒假時經過三輪面試找到英國的策展實習,做完這份工妳確實在待人處事上更接地氣了。

春天 — 原來世界可以這麼好

其實這是馬斯垂克(

日照時間變長、路邊的水仙都開花後,才發現世界原來可以是這麼好的。身在苦中不知苦,夾道的櫻花就特別芬芳。膽子大起來,去公園散步躺著,去看表演跟陌生人聊天,去別人家學校看球唸書。

春天更常旅行。自己去了柏林、跟高中同學去了西班牙,身體一路胖起來,但冬眠過後更耳聰目明。春天應當去南歐,歐陸大多沒冷氣,趁空氣還沒熱、天空已經藍。多品嚐異地的美食,透過香料會知道各個民族的文化底氣。

學期持續進行,論文開題,讀十篇文獻只有半篇會記得,但研究什麼都很開心。爸媽來找,帶著宿舍的髒衣物去蹭免費洗衣,發現能在東倫敦自動導航的自己,已經有了自己的 yard。雖然還是蹭爸媽的錢去了里斯本,喝掉無數瓶夏日蜜。

夏天 — 還有力氣就繼續努力

躺下去跟坐起來,定格時看起來是一樣的。

英國研究生的上課時間也不多,主軸是自主研究,多數人的課到六月就結束,妳還有課到七月,爸媽回台後功課就追趕上來,醒著的時間都在工作、寫論文、寫作業、讀文獻。為了生活中有定心神的事物,追了很多經典劇:排球少年、The Good Place、池袋西口、我英、SPY FAMILY、馬男全季。生活套上動漫濾鏡也蠻好的,心累時就設定自己的超能力,把討厭的人都變成炸魚薯條。

論文死線是在八月底九月初,當初以為會用整年磨墨運筆產論文,結果是被指導教授微丟包、用四個月從有到無寫完兩萬字(且還算是班上早開工的)。寫論文之餘就拼命約吃、看演唱會音樂劇。夏天的音樂祭真好,空氣裡跳舞的音符都因為香水、酒精而顯影。倫敦大多事情令人傻眼,但音樂真的好好。Hozier 發新專輯,在 Rough Trade East 辦了見面會,他本人的手好柔軟,有一點點斜視,但聽話的時候是看著妳的。

這個夏天妳寫了 2.5 萬英字的功課、 6.6 萬中字的書稿,每字都是絞盡腦汁。交出論文初稿時妳人在荷蘭,謝謝網友的免費歐洲之星商務艙車票,那幾天過得像靈修,都是背著筆電出門寫作直到精疲力竭,然後坐在阿姆斯特丹港邊吃三明治、講電話,對著美麗的風景流眼淚,暗自發誓自己要好好活著,才能採集更多有意義的故事。創作的意義是什麼呢?

寫這篇週記的前幾天,實習工作要做絹印手綁書。拿歷週日買的花草釘成一本小小書,翻著書頁,感覺確實活過一年,要走過整段路才能採集。

××××

整趟七姊妹的PC都是林芊

夏天結束前終於去走了七姊妹,沿著 Seaford 到 Birling Gap 沿海慢走三小時,是亞洲小孩不曾見過的草原緩丘。這一年的歷程也像山路高高又低低,好處是眼觀四方總能看見自己人在哪裡。爬上去、走下去,就連跌倒都是開心的,因為每個選擇都是自己的,這樣的人生多美好呀。

--

--

Hitomi Xu

Taipei Kid | a UCL Digital Media graduate from Hackney, London. 把我愛的台北 / 倫敦寫在散文集《明天還能見到你嗎》(有鹿文化,2023)